新華網北京10月15日電 建筑衛生陶瓷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為國民經濟和城鄉建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中國衛生陶瓷行業經過四十余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建筑衛生陶瓷大國。
新錦成產業集團總經理 梁睿
廣東新錦成產業集團(下稱“新錦成”)總經理、集團戰采事業部總經理梁睿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表示,雖然中國已經在全球建筑衛生陶瓷占據大國地位,但中國建筑衛生陶瓷行業相對比較分散,行業集中度不高,產品同質化較為嚴重,低端產品產能過剩,高端產品部分依賴進口,處在行業整合、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
梁睿認為,任何一個產業在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出臺產業規劃,無一例外地會明確這個產業的科學引導,并提高準入門檻,從而嚴格控制產能擴張,積極推進產業的兼并重組,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提高產業集中度,以改變產業無序競爭的局面。隨著行業主管部門產業規劃政策的不斷加碼,建筑衛生陶瓷產業將迎來新的考驗與洗牌,企業數量將會陸續減少,整體產能規模將會得到控制,企業集中度會相對提高。
“品牌不硬,中低檔產品為主的情況使大量企業陷入低價競爭,而這又使這些企業無力進行有關節能、環保等必要的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這樣難以應對油、煤、電、原料和運費的漲價,更難以提升產品檔次以提高價格。新產品開發以仿制為主,同質化嚴重,缺乏創新。國際品牌的缺失使許多企業停留于貼牌方式生產,低價出口的局面難以改觀。”梁睿分析道。
正是看到行業這一現狀,新錦成果斷加大生產及研發技術投入,引入先進的管理模式,不斷完善銷售網絡和營銷體系,大力推動事業部的改革進程,集團制定了“科學創新、精工細作、拼博進取、客戶滿意”的質量方針,“節能減排、環保守法、標本兼治、科學創新”的環境方針。嚴格按照質量/環境管理體系要求,開展改進產品質量和環境標準,真正實現了企業與國際接軌,使企業和品牌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
近年來,隨著建筑及房地產業發展步入新常態,建筑衛生陶瓷產品市場需求增量快速下降,市場呈現需求萎縮的行情,根據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統計,2018年我國陶瓷磚產量下滑明顯,降至90.11億平方米,同比下降11.2%。其中瓷質磚、陶質磚和衛生陶瓷等產品的產量均有所下降。
然而,新錦成卻并沒有停止其擴張的步伐,并在發展的過程中實現華麗轉身,由代工企業,轉變為品牌生產企業。
對此,梁睿解釋稱,行業市場下滑的同時,也是優勝劣汰的過程,深諳行業發展規律的新錦成恰好利用行業低谷以較低的成本通過收購、技改等措施重新完成產能配置和市場布局,通過規模優勢以降低成本,形成極具性價比的產品競爭優勢。
據梁睿介紹,新錦成產業集團一直非常重視科技發展和創新,目前擁有國家高新企業技術省工程中心、市工程中心、清華大學信息功能材料與器件實驗室、景德鎮陶瓷大學實踐教學基地、省級工業和信息化專項資金項目、高檔拋釉磚技術改造項目等眾多創新平臺;經過近幾年的自主研發,已經擁有和評審中的發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專利7項、5個廣東省高新技術產品。
在進行優質產能擴張的同時,新錦成秉承用戶思維,一切以用戶為中心,解決用戶所難所需,是實現企業持續發展的源動力;不斷培育品牌美譽度和口碑,通過新的營銷賦能手段,堅持“新一線”品牌發展理念和愿景,旗下“圣堡龍”、“喜力”“享譽”三大品牌也快速成長崛起。
在產品的創新方面,新錦成加強校企合作,協同創新。新錦成產業集團以建筑衛生陶瓷為主業的大型集團企業,公司將銷售收入的3%作為科技創新的儲備基金,建設國內一流的創新平臺,繼續引進和培養人才,建立行業頂尖的技術創新人才隊伍,與清華大學、景德鎮陶瓷大學等專業高校開展產學研深度合作,實現協同創新,2017年期間推出新品負離子保健型陶瓷產品,健康環保的家居理念獲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
科技創新離不開人才的培養和儲備。新錦成不斷加強人才引進,深耕發展。在人才建設方面,新錦成產業集團從國內外知名高校引進人才,建立專業對口、定向突破的技術研發團隊;其次,聘請行業頂尖的專家,如教授、行業專家、學者等,擔任公司發展顧問;與此同時,深根細作,重視本部人才培育提升,為創新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澎湃動力。
面對未來,梁睿表示,下一階段,我國建筑衛生陶瓷行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在下游房地產市場需求的拉動下,建筑衛生陶瓷的需求也將進一步增長,同時受國內消費水平逐漸提高的影響,對于高端陶瓷產品的需求也將日益提升。另一方面,在低碳環保、節能減排政策環境下,一部分高能耗高排放的陶瓷生產企業將會被淘汰。隨著建筑陶瓷行業供給側改革的進行,行業集中度將快速提升,擁有先進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制造水平和創新能力高的企業將會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