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國內鋼結構建筑領軍企業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第五屆鋼結構專業委員會年會暨2017年鋼結構設計規范學術年會暨全國鋼結構住宅發展高峰論壇”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舉行,三百余位鋼結構領域專家同行匯聚于此,共同探討鋼結構建筑趨勢,研討解決鋼結構建筑發展的關鍵技術難點,其中由“鋼結構建筑的防腐防火問題”所引出的“裝配式鋼結構建筑能否成為百年建筑”這一話題吸引了大家的關注,成為了本次峰會的焦點話題之一。
在本次會議中,有專家在主題演講中針對鋼結構住宅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到了防腐防火、隔音、耐久性等問題,吸引了眾多專家同行對這一技術問題的熱烈探討,由此也引發了大家對鋼結構建筑的耐久性以及能否成為名副其實的“百年建筑”的關心。
“事實上,鋼結構建筑的防腐防火以及其耐久性問題不用過分擔心”。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郁銀泉表示,并舉例自己曾在20年前為建立某標準化基地采用鋼結構搭建了一個臨時的棚子,如今20年已過,現如今在拆卸過程中發現,當時的鋼材仍然是完好無損的,沒有受到腐蝕問題。在國外發達國家鋼結構建筑的比例遠高于中國,如日本,鋼結構住宅的鋼構件并沒有做過多的防腐措施,但絲毫不影響房屋的使用及壽命。

(圖: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第五屆鋼結構專業委員會年會暨2017年鋼結構設計規范學術年會暨全國鋼結構住宅發展高峰論壇現場)
作為此次活動承辦方之一的,深耕鋼結構領域三十余年的杭蕭鋼構,在鋼結構住宅能否成為百年建筑這個問題上也有著自己的見解。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劉曉光表示“鋼結構建筑天然的裝配式建筑的基因,顯然比其他建筑更容易實現百年建筑這一目標”,對百年住宅的理解諸如百年住宅隸屬可持續發展的綠色住宅的概念范疇,鋼結構建筑是發展可循環利用鋼結構建筑產業、推廣綠色建筑建材、實現建筑業轉型升級的一項重大創新
杭蕭鋼構還從居住者的角度出發,提出要在標準化體系下,去解決住房可能產生的“千篇一律”,以及如何進一步提高舒適性等問題。杭蕭鋼構副總裁竇賀男解釋道,杭蕭鋼構自主研發的“鋼管束組合結構住宅體系”技術,由于“鋼管束”的研發創新,可以根據房屋墻體設計需求按照T型、L型等進行鋼結構的設計,在保持大樓整體性外,也能實現其個性化,按需拆成若干個小單元,如人體細胞一樣,系統而又靈活。與此同時,由于鋼構件全部實現工廠化生產,也保證了其標準化的生產、加工,因此標準化與個性化得到了和諧統一,“魚和熊掌”不能兼得被至此化解。除此以外,由于技術的提升,建成后的房屋格局,對于非承重墻體系,理論上可以把這些墻全部推掉,空間布局更具靈活性,一套房子可能滿足一代、二代甚至三代人的居住需求,是真正兼具標準化與多功能性的“百年宅”。

(圖:大會分論壇之我國鋼結構住宅發展研討沙龍現場)
未來,杭蕭鋼構仍會在技術上不遺余力對諸如鋼結構住宅體系的鋼結構材料、構造、極端條件等會做多維度多次的綜合試驗。相較于國外幾十年鋼結構住宅的發展,中國的鋼結構住宅尚處于起步階段,而隨著鋼結構技術的發展,相關的配套技術諸如與鋼結構主體的防腐防火、隔音、保溫等問題也在發展,因此,鋼結構住宅未來也會更加舒適環保、安全美觀。

(圖:河北鋼山杭蕭鋼結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在國內建筑業深化改革的今天,裝配式鋼結構建筑被推上歷史的舞臺,成為了新型綠色建筑的主要代表,而鋼結構運用于住宅層面仍處于起步階段,本次會議的目的之一便是匯集行業領域內的專家同仁一起就鋼結構住宅的設計、研發、制造、施工、管理等全生命周期內的一體化建設進行深入探討,從而對國內鋼結構住宅的進一步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隨著產學研的協作和關鍵節點的突破,以及類似杭蕭鋼構等技術領先企業的持續創新發展,鋼結構住宅化也將得到良好飛速的發展,社會公眾會日益傾向并接受鋼結構住宅的到來,使其成為百年建筑的主力擔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