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家裝材料是一個腦力活,挑品牌、挑材質、挑顏色,誰都希望生活品質可以更高一點。于是乎,花高價買到的卻是假洋品牌,是消費者最怕碰到的事情之一。

管材也如此,去市場上問一問,90%的“德國品牌”、“歐洲品牌”、“原裝進口”,消費者眼花繚亂:德國有這么大產能嗎?在新冠疫情時期,你們知道進口的交貨期有多長嗎?!這些品牌都是真的進口品牌嗎?
一個在中國生活的德國人樂柏,用一個視頻來解答很多人的疑問: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各大視頻網站搜“德國人Leo樂柏說”《全是假“德貨”?!說好的中國人不騙中國人呢?》。
總結下來,假洋品牌的招數就那么幾樣:搶注商標,李鬼做李逵;總代找代工,真假混賣;取個洋名、注冊海外空殼公司;魚目混珠,把海外小廠包裝成大牌。為滿足中國人審美,還專請洋模特進行宣傳。
那么消費者該如何選對進口品牌呢?
其實吧,我們可以通過幾個簡單的方法,讓這些假洋品牌現出原形:
第一招:查品牌注冊商標
打開“國家知識產權局 中國商標網”(http://sbj.cnipa.gov.cn/),進入商標查詢-商標綜合查詢:

然后搜索商標或公司名稱,商標屬于哪個公司一目了然:

而且中文商標和英文商標必須關聯,排除掛羊頭賣狗肉的事情。
如果中文商標和英文商標不是同一個公司,就要在心里打一個問號。

點擊查看商標注冊信息,你能看到注冊公司的名稱、地址:

你上面看到的就是GF瑞士總部地址,你甚至可以在地圖軟件里搜索,看一下國外地址的街景是不是這個公司:

發(fā)現沒有?GF的隔壁就是ABB。很神奇吧,IWC的總部其實也在附近。
按照這個方法,目前市場上的大多數假洋品牌一查就知,完全杜絕了“定制”報關單、出口轉內銷等手段。
第二招:查公司信息
現在有很多神奇的工具可以了解公司詳情,比如天眼查、企查查等。
我們先從產品包裝上找到生產公司,再通過天眼查了解公司注冊信息,看看是不是外國法人獨資。

再看看股東結構,股東信息是否與品牌方一致,可以排除傍名牌、搶注商標等情況:

尤其重要的是,公司名稱、網址、英文名稱,都是一一對應的,可以互相印證。

比如GF查詢出來的信息,與前面的商標注冊信息是一致的,這就形成了公司與品牌的完整閉環(huán)。
如果您發(fā)現有的英文、有的拼音,或者品牌英文與LOGO沒有關聯,都要在心里打一個問號。
第三招:查官方網站
公司官網也是很重要的信息來源,我們可以去看看這些公司,是否有不同國家的域名站點。比如德國公司肯定有德文官網,美國公司有英文官網,觀察其國外網站是否與中文網站一致。

比如像GF這種全球型公司,就有各種不同的國家/地區(qū)語言網站,網站內容也極為統一。

對于那些德國品牌沒有德文站點,或者德文站點與中文站點一看就不一樣的;還有一些品牌國外網站沒有管路產品,采暖管、冷熱水管只在中國銷售的,消費者就要小心了,很可能是扯虎皮、拉大旗的“定制產品”。通過對比中英文網站,這又可以排除定制品牌、空殼公司等情況。
第四招:看公司規(guī)模
國外有大品牌,也有小作坊。是否是國外上市公司、歷史久不久,以及有沒有在國內建廠、是不是有大量的應用案例,尤其是全球知名案例,這些都是關鍵線索。因為上市企業(yè)的財報透明、運作規(guī)范;歷史悠久說明企業(yè)持續(xù)發(fā)展、有文化沉淀。
比如GF就是瑞士大型上市集團,200多年歷史不說在行業(yè)里,在全球所有公司里面也算鳳毛麟角。

而且GF在世界各地有50多個生產基地,采用統一標準生產高品質產品。GF有超過150年管道生產歷史,專業(yè)做塑料管路系統逾60年。
這就是大公司、大品牌的共同之處,全球的需求量那么大,基本是做不到一個基地供全球的,能做到全球都有生產基地,才能說明公司規(guī)模大、對本地市場重視。

這樣的品牌,才是真正的進口大品牌。而選擇這樣的品牌,您才算選擇了安全、健康、舒適!
最后友情提示:如果消費者發(fā)現自己買的東西貨不對版、品牌方涉及虛假宣傳,可以直接投訴至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及消保委,甚至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堅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